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动态 > 正文

2021年部分高校依法治校工作动态

时间:2021-10-08 10:4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建“1+4”模式着力提升依法治校水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依法治校作为学校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式,在实践中以1个制度为引领、以4个工作体系为支撑,构建法治工作“1+4”模式,着力提升依法治校工作水平,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着力制定法治建设工作制度。对标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按照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组织师生开展办学思想大讨论及师生座谈会,系统梳理师生关于依法治校工作中的问题与建议,收集相关调研意见建议30余项。制定实施《关于加强法治工作提升依法治校能力的实施意见》,明确全面加强学校法治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机制,将“增强法治观念、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治理法治化、健全师生权益保护机制、完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作为法治工作的重点任务,对实施意见进行任务细化、分解,形成70项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压实工作责任。召开全校法治工作大会,面向所有二级单位进行宣传和部署,并不断健全重点工作任务督查督办机制,凝聚加强法治工作共识,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着力健全法治工作保障体系。坚持党委对学校法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将法治工作列入各级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将法治工作与学校重大规划和重大改革方案统筹规划,将实施意见和任务清单作为二级单位及其党政负责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考核述职中,围绕法治学习情况、重大事项依法决策情况、依法履职情况等进行述法,全面落实二级单位党政负责人年度述法和二级单位法治建设年度报告制度。成立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法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吸纳思政课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参与,不定期组织召开法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和审议学校法治工作重要事项。加强法治工作机构建设,由政策法规办负责统筹学校的法律事务、合同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等法治相关工作;遴选具有管理经验的法学教授兼任政策法规办副主任,强化法学学科对法治工作实践的指导。设立专项研究项目,支持教师和管理人员开展校本化法治工作实践研究,鼓励和支持法治工作人员加强调研、业务学习和培训等。

着力健全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由法治机构牵头,保卫、学工、宣传、国资、审计、财务等部门参与,统筹负责学校法律风险防控工作,着力健全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以平安校园建设为抓手,不断在实践中健全安全稳定风险隐患排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等工作机制。推进“关口前移、源头介入、全程参与”,修订《党政议事规则》《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规定》,不断完善决策咨询机制,完善法治机构负责人参与学校党委常委会、校务会等会议并发表法律意见机制,坚持所有规范性文件在上会前须经学校法治工作部门审核、所有对外经济往来决策事项在上会前须征求法治部门意见。全面加强合同管理,按照“统一指导监督、分级授权审批、分类归口管理”原则,修订《合同管理办法》,不断完善合同订立、执行、变更、纠纷处理等各环节的业务执行流程,实现合同全口径审核;全面加强授权管理、归口管理、风险管理、档案管理、监督管理和印章管理,推动各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制定、修订各类合同范本,建设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统。起草《法律顾问管理办法》《诉讼管理办法》,选好用好法律顾问,有效应对涉及学校的诉讼、复议、仲裁。疫情期间,引导师生深入了解疫情防控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和防控要求,推进疫情防控信息公开。

着力健全法治宣传教育体系。由法治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着力构建并优化法治宣传教育体系,有序推进国家普法规划和教育系统普法规划贯彻实施。建立领导干部、全体教师学法制度,将法治教育列入每年的干部培训计划和新入职教职工培训计划,党员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不断加强行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积极支持法律协会等法治类社团建设,通过图片展、模拟法庭、“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送法进校园”普法宣传活动、普法辩论赛、法律知识竞赛等开展宪法宣传日、宪法宣传周等活动,积极营造法治文化氛围。

着力健全师生权益保护体系。由学校办公室牵头,工会、人事、学工、团委、法治等部门参与,统筹负责学校师生权益保护工作,着力构建和优化师生权益保护体系。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生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确保师生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学校管理。每月组织一次“校领导接待日”,定期听取师生意见建议,解决师生实际困难。坚持统一战线情况通报制度、校行政与校工会联席会议制度、离退休老同志校情通报制度等,将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提前在学校网站公开,保障师生知情权。汇编《学生管理手册》《研究生管理手册》,明确学生权利和义务。健全师生权益救济和申诉制度,畅通申诉渠道。建立学校法律援助中心,加强师生法律服务和援助工作。修订完善学校信访工作实施办法,开展阳光信访,积极回应教职工利益诉求,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幸福感、获得感。

江南大学从“三个维度”发力推进依法治校走深走实

江南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法治工作会议精神,把握制度、主体、文化三个维度,着力完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体系,将依法治校贯穿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各环节,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学校改革发展开拓道路、保驾护航。

强化制度维度,以章程为核心推动法治建设。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宪法》等法律法规,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宣讲,全面提高广大干部师生法治意识。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修订全委会、常委会、校务会议事规则,改进会议议题征集、汇报程序,提高议事决策效率。不断完善以大学章程为龙头的制度体系建设,修订《江南大学规章制度制定与管理办法》,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规章制度“废改立”,调整10个大类委员会(领导小组)的组织架构和议事规则,从源头加强对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修订《江南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制定《江南大学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等7个文件,抓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监督管理,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体系,努力提升学校内部治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遵循主体维度,以师生为中心畅通监督渠道。成立法制工作办公室,聘请专业律师事务所为学校法律顾问,构建“1+1”工作模式,审核重大合同协议、代理诉讼案件等,为学校师生、部门提供法律服务,保障师生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机制,做好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来访接待等工作,主动回应师生关切,全面接受民主监督。校长信箱及署名信访办结率达100%。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修订教师、学生校内申诉管理办法,利用教代会代表团团长会议、教代会提案、听证会等形式畅通民主渠道;定期开展师生面对面交流、座谈会等,深化校园民主管理,充分保障师生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拓展文化维度,以共享为目标巩固法治理念。以“江苏省依法治校改革试点校”建设为契机,以“法律进课堂”等活动为抓手,将法治宣传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举办法律实务和法学理论讲座,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推进网信普法活动,组织宪法日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做到法立于上、教弘于下。在新教职工培训中,增加法律法规以及学校规章制度培训专题,将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与学风建设、廉洁教育等有机结合,以宣传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为重点,加强对教师队伍法治观念、法治意识的培养塑造,不断加强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宣传教育。借助网站专栏、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广泛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开辟防范网络泄密、知识产权侵权、非法网贷等教育专题,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专业辅导,用好网络宣传教育资源,不断增强师生的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推动依法治校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武汉理工大学“四个强化”推进依法治校

武汉理工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精神,着力增强法治思维、提高法治意识、构建法治体系、保护合法权益,全力提升依法治校水平,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强化统筹推进,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学校依法治校工作报告、审议学校相关法治文件、研究学校涉法重要案件等。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等作为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的重要内容,准确把握教育领域法律法规要求。在每年学校工作布置会上专门部署和强调依法治校工作,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在年终述职述责述廉报告中开展述法,校长在年度教职工代表大会上报告学校法治工作情况,纪委书记在每年全面从严治党大会上开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规)、以案说德、以案说责”警示教育。专门成立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完善知识产权相关管理、评价和奖励制度,2020年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强化法治教育,不断增强法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七五”普法规划,每年制定普法计划,围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食品安全、防盗防骗、“替考入刑”等,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并健全考核保障机制,保证法治教育落到实处。依法治校办公室定期面向全体中层干部开展法治教育培训,每年面向全体新进教师开展法治精神和法律常识宣讲,结合实际面向全校政工干部、纪检干部等举办专题报告,面向校属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法》学习宣传活动。依托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及法律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志愿者协会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专题法制宣传,每年举办“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和宪法知识竞赛,定期开展“送法进社区”“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校内普法活动,培育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法治文化。开设《创新创业法律实务》《大学生就业法律法规》等公共选修课,帮助青年学生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律素养。

强化章程统领,着力构建法治体系。坚持以学校章程为统领,制定《关于加强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的意见》,全面清理学校规章制度,公布有效和失效制度清单,发布规章制度体系框架结构图,建立健全由党的工作制度、决策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学术组织制度、民主管理与监督制度等5大类30个子类93个制度群组组成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制定出台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见、加强学校法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合同管理办法、印章管理规定等制度,规范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等决策会议中关于重大事项的合法性审查、专家咨询、风险评估等前置程序,明确依法治校办公室列席重要决策会议的规定,加强招投标、财务、审计、法治和纪委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强化签订合同等法律行为的源头风险把控,完善合同履行、项目执行等过程的内部控制制度,努力构建完善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

强化师生中心,切实保护合法权益。在规章制度制定中体现师生权益保护理念,制定出台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制度88项、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制度105项、科研管理工作制度36项,全方位维护师生合法权益。根据疫情防控实际需要,及时新建、修订有关师生权益保护制度40项。聚焦教育权保护教师发展权益,严格执行各级各类促进广大教师提升能力的规章制度,确保教师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围绕受教育权保障广大学生成长权益,依据规定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建立校领导午餐会、职能部门面对面交流会等权益服务机制。对涉及师生重大利益的处理或处分决定,严格做到先进行合法性审查、再分类提交相应决策会议研究决定。坚持程序与实体并重,审慎处理涉及师生重大利益问题,注重证据采集和规章制度运用,在师生处理或处分中做到不枉不纵。修订《教职工申诉处理暂行办法》《学生申诉处理办法》,完善师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健全申诉处理工作机制,依法保护当事人陈述、申辩等权利,切实保护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

西南大学“三个强化”推动依法治校工作

西南大学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教育引导、规划考核、程序规范,推动师生学法懂法、尊法守法、依法用法,扎实推进依法治校,不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强化教育引导,推动学法懂法。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法律知识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加强法律法规等学习。定期组织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和党纪法规知识测试,推动以考促学。组织案例警示教育学习,定期开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德、以案说责”警示教育,突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不断增强党员干部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崇德向上、担当尽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联合地方检察院、法院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组织教职员工赴法院旁听刑事案件审理。把典型案例转化为法治教育题材,让师生在具体案件中得到警示,以案为鉴,依法用权。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结合国家宪法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依托教师普法宣讲队、“法治中国”大学生宣讲团、“法苑之声”网络文化工作坊等法治宣传队伍,通过举办模拟法庭、开展知识竞答、编制宣传挂图、召开主题班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活动,营造学法守法用法尚法的法治文化氛围。

强化规划考核,推动尊法守法。注重强化法治素养要求,出台《西南大学处级领导干部管理规定》,明确领导干部崇德尚法要求,切实增强法治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依法依规办事。将遵纪守法作为干部选任、教职工职称评聘、岗位聘用、师生评优评奖的底线边界,对违法乱纪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注重提升法治能力,编制《西南大学“十四五”依法治校专项规划》,对学校依法治校工作作出具体规划;将“切实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要点,对年度法治工作作出部署安排。推动制定法治教育实施方案,对不同业务领域管理干部分类开展专项法治教育。注重强化法治工作考核,将依法治校相关内容纳入学校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融合考核指标体系,设置考核观测点,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二级单位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将未依法履职、重大事项未依法决策作为考核扣分项,充分发挥考核的督促指引作用。

强化程序规范,推动依法用法。把好重大决策法律关,组建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法律事务部负责学校日常法律事务工作,统一协调处理学校重大决策和运行中的法律问题,并明确法律事务部负责人列席校长办公会、专题会等决策会议。把好制度建设法律关,建立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核制度,严格审查文件制定程序是否合法、内容是否存在与法律法规相冲突等问题。未通过前置审核的文件不提交学校决策,确保制度出台的权威规范,为全面提升学校内部治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奠定良好制度基础。把好合同管理法律关,建立重大合同法律审查制度,对学校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合同,未经合法性和法律风险审查的一律不得签署,有效规避各种法律风险和合同纠纷。

中国政法大学扎实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中国政法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依法治校作为学校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式,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大工作力度,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推动、保障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系统谋划上下功夫,做好整体性系统性部署。在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将推进依法治校作为工作重点,对治理结构、制度规范、工作机制作出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部署。在党政工作要点中突出依法治校内容,将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律风险防控等列为重点工作扎实推进。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对依法治校相关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召开推进依法治校工作部署会,总结经验、查摆问题、推进工作。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管理服务理念,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定规矩、划界限、找问题,建立《依法治校工作台账》,分解细化任务,明确责任人,制定时间表,推动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在建章立制上做文章,完善学校制度体系。以学校章程为核心,围绕党委、行政、学术、民主等领域,逐步建立规范统一、分类科学、层次清晰的校内制度体系,将章程中的各项原则用具体制度落实落细。“党委”篇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根本,健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各项制度;“行政”篇围绕深化综合改革,涵盖学科规划、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财务审计、招标采购、基建后勤、管理服务、对外合作等各项制度;“学术”篇基于学术委员会章程,构建学术管理、学风建设、学术规范等各项制度;“民主”篇从师生权益出发,涵盖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落实师生民主权益的相关制度。

在队伍建设上创亮点,打造专业工作力量。由法律事务办公室统筹推进全校依法治校工作,在各部门设置法治工作联络员,负责本部门法治相关工作。建立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由校内法学教授和法律实务界人士组成,分为教育法、行政法、民商法、知识产权法、劳动法、刑事法、涉外法等组别,常驻专家30余位,为学校涉法议题决策、规章制度及合同审查、疑难案件论证等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和建议。近三年来,依托咨询委员会出具专家意见170余件,妥善处理了建设工程、信息公开、入学资格等涉法涉诉案件。

在合同管理上求完善,加强法律风险防范。积极构建统一指导、归口管理、分级审批、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合同管理模式,出台《合同管理办法》,细化合同草拟、审核、订立、履行、归档、监督等流程,加强各类经济类合同管理。深化“放管服”改革,将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相关的非学历非经济类合同授权各二级单位管理。完善合同范本库,精简审核流程,先后出台《会议服务》《开放教育培训》等9类合同范本。建立合同信息管理系统,让“信息多跑路,师生少跑腿”,努力推动“只跑一次”改革。定期发布《合同起草常见问题答疑》,总结规律性问题,从源头强化风险防范。

在权益维护上见实效,建立“接诉即办”机制。畅通师生诉求表达渠道,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到“师生有所呼,学校有所应”,努力解决师生实际问题和困难。建立网上投诉建议平台,明确问题导向,划定受理范围,形成全校统筹协调、部门分工负责的“接诉即办”投诉处理机制。网上投诉实行365天7×24小时在线,注重问题处理时效性,要求7个工作日内对投诉建议予以解决或答复,开通至今共解决师生反映问题318件,按时办结率100%。积极做好解决问题“后半篇文章”,杜绝“纸面工作”,定期总结归纳,对师生投诉中反映的普遍性、高频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及时督促各部门整改,努力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上海财经大学“六个抓手”推进依法治校建设

上海财经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学校制度体系、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奋力推进新时代依法治校建设。

以强化组织领导为抓手,谋划制度体系落实分项任务。学校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双组长”的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加快建设法治校园的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推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校领导专门抓、学院和职能部门分项具体抓,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和责任网络。将“全面加强依法治校”确立为学校年度重点工作之一,主管校领导每季度主持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部署、协调并推动依法治校工作落细落实。校党委中心组带头开展依法治校专题理论学习,学校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9次专题研究依法治校相关工作。召开全校依法治校工作会议,进一步深化认识、凝聚共识,提炼形成以章程为统领,以内部治理、规范办学、权益保护、法治文化为主要内容,将党的领导贯穿始终的“一梁四柱一条线”新时代依法治校体系。

以深化两级管理为抓手,完善议事规则优化治理体系。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修订完善党委常委会、党委全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实施书记、校长协调会议事规则。优化学术治理结构,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及其下设的6专门委员会规程,各学院设立教授委员会,形成“1+6+N”统分结合的学术治理组织体系。进一步深化院(部、所)党组织、行政班子、教授委员会和二级教代会“四位一体”治理结构,探索学院委员会制度试点改革,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提升院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水平。实行法治机构负责人列席两会、工会常务副主席列席校长办公会制度;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议题,实行教授代表、教代会代表和工会代表列席两会制度。

以推动校内“立法”为抓手,规范建章立制创新智能管理。研究制定《上海财经大学规章制度制定的管理办法(试行)》,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制定发布机制,明确规章制度的编制规则和起草、审查、决定、公布等程序。加强对制度形式要件和合法性的双重审查,不断提高建章立制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建立校内规章制度定期清理机制,每两年进行一次“废改立”,现已清理全校规章制度400余项,并编印形成一套分类成册的《上海财经大学规章制度汇编》。推动学校制度管理信息化和公开化,搭建校内制度检索数据库,建立具有分类查询和统计功能的检索平台,在实现对制度电子化管理的同时方便师生员工查阅,建立对规章制度统一登记、统一编号和统一公布的全流程管理体系。

以探索工作模式为抓手,加强队伍建设巩固风险防控。充分发挥校内外资源优势,探索形成以校内法律事务岗为基础、择优选聘具有律师职业资格的本校法学院教师担任校内法律顾问、正式聘请一家律师事务所担任学校常年法律顾问的一套专兼结合、内外结合的“1+1+1”学校法律工作模式。工作实践中,严格执行相关合同管理、印章管理规范,构建“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审批、各负其责”的管理机制,不断规划和优化审批流程,要求合同承办单位跟踪推进合同履行情况,实现全过程管理。分批次、有重点地对学校各业务条线开展内控流程和风险点识别,逐步完成健全制度(内控1.0)、完善流程(内控2.0)和风险评估(内控3.0)工作,颁布《二级单位内部控制指南》,有效提升综合风险防控能力。

以拓宽诉求渠道为抓手,保障程序正当保护师生利益。坚持把法治作为解决校内矛盾和冲突的基本手段,建立并综合运用申诉、调解、信访等争议解决机制,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各类利益纠纷,不断健全校内权益救济和诉求表达渠道,最大程度保障师生员工正当合法权益。依据学校章程设立师生申诉处理委员会,修订完善学生校内申诉处理实施细则等,按规定程序受理教职工和学生投申诉。对教师、学生作出重大处分或处理前,充分听取法律顾问、相关部门或教师学生代表意见,保障当事人陈述、申辩等权利,确保程序正当、合法合规。持续实施“校领导接待日”制度十余年,开设校长信箱,认真做好各类来信来访工作。设立学生权益中心,利用新媒体平台每月发布学生权益报告。

以特色法治教育为抓手,打造宣传阵地提升法律素养。成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制定普法计划,不断健全领导干部、教师学法制度,通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上财论坛等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做辅导报告,将法治教育作为新任干部培训班、新员工入职培训的专题学习内容。开展上财特色“法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法律进课堂”,邀请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实务界专家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和课程开发建设。开设系列法律前沿讲座,组织“走进法院”“走进人大”“法律进社区”等法治实践活动,推动法治教育与日常培养相结合。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普法工作首要位置,开展“宪法宣传周”“网络安全宣传月”等普法活动,将法治教育融于校园文化活动中,切实提升师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本文内容来源于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