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法律事务部受原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委托,开展“教育培训中的法律纠纷及风险防控研究”项目,法律事务部主任蒲俊丞担任项目主持人,与法律事务部章瀚予、黄曦、唐羿等全体成员组成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工作。该项目为期两年,于2020年6月完成。
“教育培训中的法律纠纷及风险防控研究”项目研究过程主要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启动阶段,课题组在项目获批后及时组织开题,明确课题研究任务和结题要求,分析研究重难点,讨论预期成果及时间规划,明确成员分工及协作事项,拟定调研方案,强调学术道德和规范。第二阶段为调研与资料收集阶段,课题组主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1)访谈原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工作人员,获取学校、学院就网络教育培训活动制定的规章制度及合同文本;(2)实地走访市内外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了解学习中心的实际情况和工作流程;(3)收集、筛选并分析教育培训纠纷案例,了解我国教育培训法律纠纷类型与成因;(4)总结我校已处理的教育培训纠纷事件,分析经验教训。第三阶段为资料分析与研究阶段,课题组以分工研究和咨询专家相结合的方式梳理、分析前期收集资料,对案例研究成果进行修正调整,逐步形成案例研究报告、法律风险评估和制度建议报告、合同示范文本与规范性文件建议稿三大类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一)系《调研报告、案例分析与风险防范建议》,对课题组走访调研3处学习中心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展示,对2014年至2019年497份教育培训裁判案例进行梳理并总结出教育培训活动6大类、23小类法律风险,进而就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的培训法律风险提出总体评估意见,作出法律风险提示并对法律风险防范制度提出8项制度建议。研究成果(二)系《教育培训类常用合同修订及示范文本建议稿》,基于案例研究与制度建议,课题组修订4份已有的常用合同示范文本,并新拟定合同示范文本及问卷建议稿3份,起草规范性文件建议稿3份。研究成果(三)系《典型案例样本汇编》,收集并整理了31个相关典型案例的法律文书。
该项目研究重视教育培训纠纷司法裁判实务,避免空洞的纯理论论证,梳理呈现了我国教育培训纠纷案例全貌。研究内容关注信息化时代法律风险新特点,对教育培训活动中的知识产权、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与法律风险防范进行了重点研究。研究成果富有实践性,结合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提出了切实有用的制度建议,形成了一批可直接采用的合同、制度文本。